设为主页
添加收藏
首页
产品中心
消毒产品
保健产品
化妆品
诊断试剂
疫苗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质量与控制
人才招聘
招聘职位
校园招聘
招商加盟
皮科加盟
连锁加盟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电子地图
销售网络
关于安普
安普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战略合作
未来发展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美国保健食品进入中国市场机遇及挑战
发布时间:
2025-04-02 12:09:46
浏览次数:
4302
文字显示:
健康、幸福和长寿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人类疾病谱经历了由易感染性疾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生活方式疾病、老年病为主的巨大转变,引发医疗模式由单纯病后治疗,转向预防与治疗的战略前移,催生了营养保健产业的繁荣。
中美两国保健产业互补,合作潜力巨大。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营养保健市场,中国则是发展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美国营养保健产品原料70%以上源于中国,同时中国又是美国营养保健产品出口的最主要的市场,两国医药保健产业深度的合作,将极大地促进世界医药保健产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市场的机会
(一)中国市场规模创新高
据NBJ统计,2012年全球膳食补充剂市场规模达到了960亿美元,其中,美国325亿美元,同比增长7.5%。
CFDA消息,截至2012年底,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006家,2012年产值约2800亿元。
(二)健康需求的激发
摩立特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将有3种需求被释放,旅游需求、房车需求和健康需求。社会整体的消费模式将从注重衣食无忧转变为讲求生活质量,从而大大加速营养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我国正经历这样一种重要需求转变。美国人均GDP在1963年突破了3000美元,1970年达到了5000美元,这一时期是美国健康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十年。邻国的日本,1974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整个70、80 年代也是日本健康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
我国的人均GDP在2008年突破了3000美元,2013年超过了6000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9547元,这为中国大健康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潜力
“中国将是全球最好的市场之一,仅仅因为人数就已足够。”波士顿科学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鸿明曾断言。据统计,2015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7%,接近发达国家老龄人口比例。据博雅公关调查最新的数据显示,70%的受访家庭表示健康相关的消费是家庭最重要的一项主动开支。据统计,目前中国有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血脂异常,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倾向年轻化的趋势;目前中国有2亿人超重,肥胖人群已经超过7000万;我国目前糖尿病人就已经达到了1.139个亿,更有为数众多的糖耐量异常人群。
(四)政策护航
研究表明,在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也是产业政策的调整期,日本在上世纪70~80年代公布了“健康管理法规”,同时新政策的出台反过来也会大大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如日本、美国。
我国也处于这一路径之中,如:2012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首次被列为重点发展行业。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将营养保健食品列为重点支持产业之一。2014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制定了明确的营养素摄入量目标,要达到保障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控制脂肪摄入量,保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基本达到居民健康需求。
目前,国家对《食品安全法》已经修订并出台,随之相关的配套政策也将不断完善。种种迹象表明,未来1~2年内,我国营养健康产业将有一个稳定、明晰和规范的法律政策环境,这为我国营养保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营养保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挑战
(一)政策法规
我国是全球膳食营养补充剂发展最快的市场,然而,一直以来,膳食营养补充剂未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国家对该类产品的监管政策也不明确,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对该类产品实施上市审批许可制度,即俗称的申请“小蓝帽”,而地方质检部门却对类似产品实施了QS生产许可(不必到CFDA申请注册即可投放市场),对于进口产品,质检总局和各口岸检验检疫局则按预包装食品归类进口管理,使得企业和消费者无可适从,也带来了诸多发展困境,如企业产品进口和市场定位、政府部门的行业监管、老百姓的消费需求等。
(二)上市许可微信号:ivc100
在产品上市许可方面,与美国的备案制不同,中国对保健食品采取注册审批制度(《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未出台及实施前的制度,下同),这对于习惯于备案上市的国外企业是一个挑战。据统计,自1996年卫生部发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并开始审批,到今年4月份,国家局共批准了14212个保健食品,其中国产保健食品13493个,进口保健食品719个。据统计,在进口保健食品中,来自美国的产品有185个,是拥有进口保健食品文号最多的国家。
(三)进口注册主要问题
在保健食品进口注册时,经常出问题的环节有以下几点:原料——在中国无应用习惯;用量——主要成分用量不符合中国要求,经常是用量过大;配方——大处方,配比不符合中国要求,同时配方依据不充分;新产品——在母国上市不足一年;功能——不在中国核准的27种功能范围之内;研发数据、质量标准缺失等;证明性材料缺乏,如缺乏原料采购证明、自由销售证书等。
市场准入的几点建议
(一)入乡随俗,把握机会窗口。
不少企业认为美国的政策和标准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这是陷入了路径依赖的陷阱。进入一个新市场,首先要熟悉其政策,并及时快速做出反应。比如,有些企业早在90年代,就进入了中国,但一直没有申报进口保健食品注册,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二)借用第三方智库,科学决策。
借用智库为其提供政策和市场合规、政府事务沟通、品牌推广、原料采购、产品注册风险评估、注册技术、信息等支持。
(三)借助行业组织平台。
如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膳食补充剂委员会等。该委员会主要开展以下工作:研究政策,建言政府,反应诉求。充分发挥商会和委员会的优势,形成行业合力,在政策制定方面为政府建言献策,维护企业和行业的利益;组织建立国家行业标准。积极推进膳食营养补充剂国家标准的建立,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树立和维护本行业产业链在中国市场上的良好形象;建立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数据库。组织行业企业收集全球主要市场的法规和产品标准信息,建立行业数据库,共行业使用和分享,促进行业发展。